石嘴山市审计局始终把开拓创新作为推动审计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以研究型审计为主攻方向,抓重点、克难点、挖亮点,围绕大数据审计应用、政府投资审计转型、审计质量控制等前沿领域,以重点工作的重大突破促进审计高质量发展。
一是突出夯实基础,研究型审计推进有力。制定《“研究型审计推进年”活动实施方案》,从审计立项、调查准备、现场实施、法规审理、审计整改等8个方面细化了22项重点任务,明确时间要求和责任主体,将研究型审计纳入科室绩效考核及项目后评估,切实把“凡审必研究”理念贯穿审计全过程。同时,积极向审计厅申报科研课题3项,通过前期调研和审计厅专家指导,蓄力借力突破研究壁垒,推动各课题组按照既定研究目标、方向和要求完成任务,切实把专题研究做实、做深、做细、做透。
二是突出筑牢底线,审计质量显著提升。坚持“质量为王”理念,严守质量“生命线”,加强全流程审计质量管控,严格落实质量分级负责制,层层压实质量控制责任。将企业业绩管理引入审计质量管控,制定了《县区审计机关业务质量检查办法》《机关科室效能目标考核办法》,组织开展2022年度县区审计机关审计业务质量检查。检查内容从单个审计项目质量情况拓展到审计全过程质量控制情况,重点揭示了审计证据不充分、责任界定不准确等问题,检查结果以清单式向县区审计机关反馈,并在全市审计系统进行通报。通过督导检查进一步提升了县区审计机关审计质量。在全区率先制定出台《审计项目后评估办法》,从审计实施、审计创新、审计整改和审计成果四个方面设置16项考核指标,采取日常项目审理与项目分析总结相结合的方式对审计项目进行分阶段评估量化。
三是突出信息赋能,智慧审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快。搭建了涵盖数据采集、存储、转换、分析功能于一体的大数据审计分析平台,建立了财政、投资、经责、国企四个子系统,实现了数据采集、加工、转换、存储和分析的集中统一体系,建立审计疑点模式184个,构建起数字化审计新模式,加速形成大数据审计新格局。大数据审计工作得到自治区审计厅领导的高度肯定,经验做法在全区大数据审计推进会上作了交流发言。
四是突出狠抓审计整改,“后半篇文章”做得更实。市委审计办结合实际制定了《关于建立健全审计查出问题整改长效机制的实施办法》《审计整改工作内部管理办法》等制度,创新建立“三函四书两报告”模式,明确了整改分工、整改督查责任,从台账建立、跟踪督办各环节形成闭环管理工作机制,全年共发出“三函四书两报告”100余份。同时,组织对2018-2021年开展的163个项目审计查出的764个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对尚未整改到位的问题,提请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审计查出整改问题推进会研究推进整改清零见底;对困难救助补助资金等重点项目整改情况进行了专项督办和实地督察,切实打通审计整改“最后一公里”,审计整改成效为历年来最好。
五是创新“巡审联动”新模式。在全区率先探索审计监督与纪检监察、巡察监督贯通融合的有效路径,探索建立了计划互商、资源互通、力量互补、成果互享的“巡审联动”监督新模式,共发现问题88个,移送问题线索6条,实现了巡察“政治体检”和审计“经济体检”融合贯通。
六是创新力量融合和内审培训新方式。结合审计项目的实施,在抽调10名内部审计人员参与审计项目的基础上,采取公开方式聘请12名专业人员辅助审计工作提供专业支持,实现了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力量新融合。同时制定了《内部审计人员跟审培训管理办法》,为内审人员参与国家审计工作奠定制度基础,以“实战化”训练提升内审队伍的业务水平,实现了内审与国家审计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促进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双提升。(石嘴山市审计局 陈宇)